土耳其咖啡(Turkish Coffee)

土耳其咖啡不單是飲品,其背後的歷史及文化也是十分值得了解的,亦令「土耳其咖啡文化與傳統」於2013年12月5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。 土耳其咖啡歷史土耳其咖啡起於十六世紀,當時咖啡文化已於阿拉伯地區十分流行,並流入土耳其,但其後咖啡文化於屬於鄂圖曼帝國下的土耳其發展並不是十分順利,即使民間樂於接受咖啡,由於鄂圖曼帝國的宗教領袖視咖啡為藥物,所以十六世紀初期,官方發出了咖啡禁令,發布不久禁令便被廢除。咖啡文化於土耳其慢慢建立,咖啡廳(Kahve Hane)逐漸開業也成為民眾的聚腳點,而咖啡廳這類場所發展到十七世紀,令當時鄂圖曼帝國君王擔心,因為咖啡廳可以輕易散播不同的思想,這次不是發佈咖啡禁令,而是禁止咖啡廳;執行了這個禁令一段時間後,也慢慢放寬。 土耳其咖啡沖煮土耳其咖啡沖煮手法不單只於土耳其使用,部分歐洲﹑亞洲地區(如希臘﹑東歐地區﹑中東地區等)也會使用類似的手法,所以也有其他名字︰「希臘咖啡」﹑「阿拉伯咖啡」﹑「亞美尼亞咖啡」﹑「波士尼亞咖啡」。 首先,把咖啡豆磨成幼粉,研磨度需要比Espresso研磨度更幼,並把咖啡粉放入Cezve(長柄銅製咖啡壺)及倒入水。 然後把Cezve放到已預熱的熱沙中,讓咖啡沖煮及冒泡,再降溫,這個步驟重複多次後,土耳其咖啡便已經準備就緒。 煮好的土耳其咖啡倒入小杯內,並配以土耳其糖便可享用。土耳其像Espesso般濃郁,一口糖一口咖啡是一個很好的享受。剛倒出的土耳其咖啡要先等一會兒,先待咖啡渣沉澱,飲到最後,沉澱的咖啡渣少不免會影響咖啡的體驗。 土耳其咖啡與占卜 享受完土耳其咖啡後,土耳其人會用咖啡渣作占卜的用途,把享用完的咖啡渣倒到碟上,再由占卜師作相應的解說。

速成點單王:咖啡店熱門選擇懶人包

「買咖啡時,總是固定地點某款咖啡?」也許你已經嘗遍各種咖啡,心中早已有了首選,點餐再也不用猶豫;也有人面對滿滿的菜單,只認識Espresso和Latte——知道前者濃郁帶苦、後者滑順有奶香,於是只點拿鐵。無論你是哪一種,不妨看看下面的介紹,說不定有讓你驚喜的新口味還沒發現。 咖啡店裡常見的選擇可分為三類︰濃縮咖啡(Espresso)﹑黑咖啡(Black Coffee)﹑牛奶咖啡(Milk Coffee),這三類均是以Espresso為基底,下圖為其中幾個例子,請繼續往下看吧。 1. 濃縮咖啡(Espresso) 第一類是濃縮咖啡,主角自不然就是Espresso了,及份量都是以小杯為主,約為90ml或下;所以口味是三類咖啡中最濃郁的,讓大家可以於短時間內品嘗到Espresso的咖啡風味,因為意大利人認為咖啡的風味會於短時間內消失,所以他們便發明了Espresso這類咖啡,讓咖啡風味消失前好好地欣賞,然後意大利人則用Espresso這個名字來形容,Espresso的意大利文中意思是快速的。 意式特濃咖啡(Ristretto)Ristretto是最濃郁的咖啡,約為22ml,咖啡粉的用量與Espresso一樣但水的比例就少,所以可算是最精華的飲法,餘韻強勁。濃縮咖啡(Espresso)Espressp是最基本的一款Espresso,約為30ml,濃度較Ristretto輕量一點,亦是十分濃郁的咖啡,但也是很多朋友最愛的醒神選擇。雙份濃縮咖啡(Double Espresso)Double Espresso是Espresso的份量一倍,約為60ml,濃度與Espresso一樣,因為單份Espresso的份量較少,有不少客人都寧願買雙份。長杯咖啡(Lungo)Lungo在意大利文的意思是Long,就是萃取時間比較長,但相比之下,研磨度較粗,所以份量一般會較多,約為90ml,濃度較低,口味上比Ristretto和Espresso清淡。瑪奇朵(Marcchiato)Macchiato在意大利文的意思是污漬,當奶泡加到Espresso上,看起來有一點像咖啡被污染了,口味上與Ristretto和Espresso完全不同,因加入了奶泡,口感上較豐富,有一點像Latte。 2. 黑咖啡(Black Coffee) 第二類是黑咖啡,主要就是水與Espresso,這類的咖啡的起源正正就是美國人﹑澳洲人不喜歡意大利人的Espresso的飲法而得來,因此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Espresso加水的飲法,所以這類咖啡主要也是品嘗咖啡本身的風味但沒有Espresso般口味濃郁,比較適合喜歡飲咖啡濃度較低的朋友。 澳黑咖啡(Long Black)Long Black 是近年越來越多咖啡店可以點的咖啡,於澳洲十分流利,整體來說,與下面介紹的Americano口感風味大致相同,分別在其有較多油脂(crema),因為她是先加水先加Espresso,但暫時不是每間咖啡店都會提供。美式咖啡(Americano)Americano則是來自美國的產物,據說是美國人不喜歡Espresso的濃郁感,所以把水加到Espresso裡,後來越來越多人欣賞這樣的飲法。(除了Long Black與Americano相似,還有手沖咖啡與美式咖啡也是相似的,睇下另一篇文章了解更多︰ 美式咖啡與手沖咖啡有什麼分別) 3. 牛奶咖啡(White Coffee) 第三類是牛奶咖啡,主要品嘗的是牛奶和Espresso的配合,也是三類咖啡中甜感最多的類型。以下會更詳情的介紹這類咖啡的四位成員,雖主要材料都是牛奶與Espresso,但各有各特色。另外,有牛奶的咖啡都可以拉花,所以牛奶咖啡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拉花。 小白咖啡(Flat White)Flat White是澳洲人創造出來的,其特色是牛奶有蒸氣牛奶﹑約厚5mm微奶泡,所以入口會更加順滑及濃郁的咖啡味。卡布奇諾(Cappuccino)Cappuccino是Espresso﹑蒸氣牛奶﹑粗奶泡組成的,其奶泡份量比Latte和Flat White都多;同時其Espresso的味道也是較其他兩者突出,所以喜歡奶泡口感的朋友,Cappuccino絕對是你的首選。拿鐵(Latte)Latte也是Espresso﹑蒸氣牛奶﹑約厚1cm微奶泡組成的,而不同的是其奶味較突出,Espresso只是一名配角而已,口味上亦較甜,Latte會比較適合喜歡牛奶的朋友。摩卡(Mocha)Mocha比其他牛奶咖啡就是多了朱古力,其特點當然是朱古力味,絕對是朱古力控的首選。溫馨提示!!1. 怕肥的朋友,記得請咖啡師用脫脂牛奶2. 對牛奶敏感的朋友,可以問下可否轉用植物奶(如燕麥奶﹑豆奶等)…

環遊咖啡帶:探索全球頂級咖啡豆產地

「每個角落都能出產咖啡豆嗎?  」事實上,只有少數地區擁有咖啡樹的黃金生長條件。 咖啡豆主要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種植,大概就是南、北緯23度左右的範圍,大家通常把這一帶叫做「咖啡帶」(Coffee Belt),你可以參考下面的圖。因為咖啡樹喜歡溫暖的氣候,差不多在20到30度之間最適合,所以太冷的地方就種不出來。就算是在咖啡帶裡,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種咖啡,通常會選擇海拔比較高的地區來種,這樣品質也會比較好。 咖啡帶覆蓋了非洲﹑中南美洲﹑亞洲及大洋洲,下面會簡單地例出常見的產區及普遍的風味,大家可作參考。 洲份 常見產區 普遍特色 非洲 埃塞俄比亞﹑肯亞 水果味較豐富 中南美洲 哥斯大黎加﹑宏都拉斯﹑巴拿馬﹑薩爾瓦多﹑巴西﹑牙買加 堅果味較重,風味變化較大,偶有花香﹑酒香﹑果香 亞洲 印尼﹑中國﹑越南﹑緬甸﹑印度 草本風味及茶感較強 雖然上面簡單地例出各洲份的風味,但咖啡豆的風味變化之大可媲美紅白酒,因為其風味會受土壤﹑氣候﹑處理方法影響,所以咖啡豆會因不同的產地﹑村落而有不同的風味,之後會更詳細地介紹各產區的資訊。 想知道咖啡豆從樹上至送到咖啡師手上要經過什麼步驟?睇睇以下文章︰咖啡豆變身之旅:揭開每道處理步驟的奧秘

Black Coffee vs White Coffee

「當步入咖啡店時觀看餐牌時, 可有遇到只有Black和White的簡單咖啡店餐牌嗎?」 這種簡單的餐牌開始變得常見,這種餐牌也是不錯的,可以簡略了常見的咖啡選項(如Cappuccino﹑Espresso),可以更突出獨有的選項,相信對咖啡有一點認識的朋友當然不會對這種餐牌感到煩惱;但對咖啡認識不深的朋友來說,可能會煩惱著為什麼這咖啡店餐牌跟其他咖啡店的不一樣︰那這家咖啡店可以點Cappuccino﹑Espresso嗎?或White是馬來西亞的白咖啡嗎?然後買咖啡時帶點不好意思地問咖啡師︰「可以點Cappuccino嗎?或「Black和White是有什麼咖啡可供選擇?」當然相信絕大多數咖啡師都願意向客人詳細解釋Black和White有什麼選擇,但忙碌的咖啡師未必有充足時間向客人解釋Black﹑White背後的分類概念是什麼。來看完以下的解說,咖啡店餐牌只有Black和White也不用擔心了。 Black Coffee是黑咖啡(即是齋啡),是指沒有奶的咖啡,大概就是形容全黑或深啡色的外表;而White Coffee即是白咖啡,但指的不是這款咖啡有全白的顏色或馬來西亞的白咖啡,而是指有奶的咖啡,即是奶啡。來看看以下的例子便可更清楚那一款屬於Black或White! Black Coffee(黑咖啡) White Coffee(奶啡) Americano(美式咖啡) Cappuccino(卡布奇諾) Espresso(濃縮咖啡) Latte(拿鐵) Long Black (澳黑咖啡) Flat White (小白咖啡) 在大多數咖啡店,您可以點您平常喜歡的Latte﹑Cappuccino﹑Americano﹑Espresso都可以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Flat White﹑Long Black可能不是每家咖啡店都有供應。這兩種選項源自澳洲,所以並非所有咖啡店都會提供。 如果想了解多一點,上述的咖啡各特點,可以睇睇下面的文章︰速成點單王:咖啡店熱門選擇懶人包

美式咖啡vs手沖咖啡

「美式咖啡與手沖咖啡有什麼分別?」 手沖咖啡是近年新興的咖啡選項,越來越多咖啡店可以選擇,但價錢上並不便宜,可能有咖啡師會告訴你一點像美式咖啡,當然你會心想︰那為什麼要用多一倍的價錢點一杯美式咖啡?當然手沖咖啡與美式咖啡十分相近,但也有不同的地方,繼續往下看就可以了解她們不同之處。 先來估一下上面哪一杯是美式咖啡,哪一杯是手沖咖啡吧!答案︰咖啡1是美式咖啡;咖啡2是手沖咖啡。想知兩者最主要分別看看下面的比較啦。 美式咖啡(Americano) 手沖咖啡(Hand Drip Coffee) 沖煮工具 義式咖啡機 濾杯、手沖壺 沖煮方式 1. 從義式咖啡機煮出濃縮咖啡2. 然後加水 1.咖啡從濾杯滴漏出來 萃取時間 20-30秒 2-3分鐘 萃取壓力 較大 (9 bar) 較小 (1 bar) 咖啡豆 綜合咖啡豆(House Blend) 單品咖啡豆(Single Origin)…

忌廉溝鮮奶溝咖啡(Milkis Coffee)

可樂溝咖啡的確是幾新鮮的飲法,特別是焦糖味,這是一個充滿驚喜的配搭,於夏天裡飲一罐冰凍的可樂咖啡,有馬上消暑的感覺。所以今次想介紹一款類似的特飲給大家,就是忌廉溝鮮奶溝咖啡,用的就是韓國樂天的忌廉溝鮮奶汽水(Milkis),讓大家一起消暑吧。 材料: 1.濃縮冷萃咖啡(concentrated cold brew):60ml (制作冷萃咖啡可參考: 冷萃咖啡 (Cold Brew Coffee)) 2.忌廉溝鮮奶:45ml 3.咖啡冰塊:幾塊 制作過程: 1.先用濃縮冷萃咖啡冷凍成咖啡冰塊作備用2.把45ml忌廉溝鮮奶倒入杯中3.然後把咖啡冰塊放進杯內4.倒入60ml濃縮冷萃咖啡 注意!!這特飲甜味比較突出,所以請選用nutty咖啡豆,nutty咖啡豆的朱古力﹑核果味與忌廉溝鮮奶這款汽水比較配合。 請慢用!!

咖啡豆變身之旅:揭開每道處理步驟的奧秘

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選購已烘焙的咖啡豆,但可能未必清楚咖啡豆是經過處理步驟,了解咖啡豆的處理過程或可讓大家沖出更好飲的咖啡,我們一齊來看看咖啡豆是如何處理吧。 第一步,從出生開始,需要播種以種植咖啡樹並等待開花結果,這個過程需要大概三年。當然成熟的咖啡樹可以收成二十年,若已經成熟的咖啡樹大概六個月至一年可以結果一次(視乎種植的是阿拉比卡種還是羅布斯種)。但咖啡樹不是任何地區都可種植,咖啡樹可生長於北緯25度到南緯25度間的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這個區域一般稱為咖啡帶(Coffee Belt) 第二步,當等到結果的時候,咖啡樹上的果實(咖啡櫻桃)會成熟後的十至十四天內被收割並等待處理。每一粒咖啡櫻桃內擁有兩粒咖啡豆。 第三步,因應咖啡櫻桃的特性及當地的氣候而選用適合的處理,比較常見處理法為日曬、水洗、蜜處理、濕刨法、厭氧日曬,把下圖的外果皮、果肉、果膠、銀皮去除。不同處理方法都會影響到咖啡豆口味。 第四步,除去咖啡豆以外的部分後,咖啡豆就已經製成,這些咖啡豆會稱為生豆,意思是未經烘焙的咖啡豆,如用未經烘焙的咖啡豆沖煮咖啡,味道不太好,所以生豆必須進行烘焙才可進行各種沖煮。 最後,生豆到達烘焙師手上進行烘焙,賦予咖啡豆獨特的風味。 想了解咖啡豆有什麼產地?睇睇以下文章:環遊咖啡帶:探索全球頂級咖啡豆產地

冷萃咖啡(Cold Brew Coffee)可配搭什麼?

相信不少喜歡冷萃咖啡的朋友,每天一杯咖啡是基本的份量,但可有試過週末睡醒時,不想只飲齋啡,想飲甜一點的冷萃咖啡來迎接美好的週末?偶然轉換一下口味可以給生活帶點驚喜。一齊來看看有什麼簡單的配搭讓你的冷萃咖啡多一點變化啦。 奶啡 這一對經典配搭可能是大家第一次接觸咖啡的飲法,但不一定要用牛奶,建議大家用燕麥奶,口感比較輕盈的。 蜜糖啡 蜜糖的溫柔的甜味,若配合果香味重的咖啡,尤如置身於大自然中,極為舒服的組合。建議大家只選用普通蜜糖便可。 想知道如何制作冷萃咖啡?睇睇以下文章啦︰冷萃咖啡(Cold Brew Coffee)

泡沫黑咖啡(Blackccino)

可能大家見到泡沫黑咖啡,就會馬上聯想到泡沫咖啡(Cappuccino),但抱歉這次說是單純的黑咖啡,並沒有奶泡的,只有咖啡泡沫。主要就是把黑咖啡加空氣而且,但把至起泡也有一定的技巧,最後的樣子有點像黑啤,口感也十分特別,一齊睇睇如何制作吧! 材料:1.手沖咖啡(Pour Over Coffee):150ml (制作冷萃咖啡可參考: 手沖咖啡 (Pour Over Coffee))2.冰塊:幾塊 工具:打奶棒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打奶棒,Ikea也可以買到。 制作過程:1.先把150ml手沖咖啡倒入杯內2.把兩塊冰塊放入杯中3.把打奶棒放入咖啡的底部,然後開啟打奶棒4.把打奶棒慢慢向上搬動,直至開始有漩渦出現5.然後把咖啡打約一分鐘,泡沫便會出現,視乎大家想要多少泡沫,下圖的泡沫打了約三分鐘,想要多一點泡沫可以打多一點時間 ⚠️小心!!!如果杯子較小,請視乎情況減少手沖咖啡份量,份量約為杯子的一半便可,不然的話,開啟打奶棒後,可能把咖啡濺出。 請慢用!!

檸檬梳打咖啡(Lemonade Soda Coffee)

檸啡是香港茶餐廳的其中一種飲品,酸中帶甘的感覺令人馬上醒神起來,如果加入一點檸檬汁及梳打水絕對可以令這對拍檔的味道昇華不少,來看看如何制作吧。 材料: 1.濃縮冷萃咖啡(Concentrated Cold Brew):45-60ml (制作冷萃咖啡可參考: 冷萃咖啡 (Cold Brew Coffee)) 2.梳打水:80ml 3.冰塊:幾塊4.檸檬:半個5.蜜糖:1茶匙 制作過程: 1.先把80ml梳打水倒入杯內 2.從半個檸檬切出一片作備用,剩下檸檬榨出檸檬汁到梳打水中3.將一茶匙蜜糖放到杯內,然後將梳打水﹑檸檬汁﹑蜜糖攪拌至均勻 4.把冰塊放入杯中5.倒入60ml濃縮冷萃咖啡6.然後把備用的檸檬片掛在杯邊 ⚠️小心!!!怕酸的朋友請加多一點蜜糖,放少一點檸檬汁。 請慢用!!